“一加一”助学团让陶都大爱走进群山
2017-07-06 16:05:00 来源:江苏文明网
近年来,在四川、云南等地的群山深处,宜兴市公路处周庆联作为“一家一”团队发起人,和队友们已在多地洒下爱心,“一家”资助“一”个贫困学生,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。至目前,已经近130位孩子受到帮助。
“我也是穷苦人家伢伲,最懂得孩子们的苦。”
说起助学的缘由,今年49岁周庆联摆摆手,谦虚地表示其实很寻常。“我是十里牌人,爷爷、奶奶、父亲都是务农,母亲几乎一个人负担着全家老小八口人的生活费用。”周庆联说,自己年幼时家境贫寒,常常半夜醒来还能看见母亲半夜赶工贴补家用身影,所以很早就懂得“努力学习改变家庭困境”的道理。可是1984年,初中毕业的他因为家里实在太穷,只好早早地到某汽车运输公司学习汽车修理,1990年调到市公路管理处工作。“手头稍稍宽裕后,脑子里渐渐有了助学的想法。”
抱着这样的想法, 2011年周庆联结识了一对四川的爱心助学夫妇。四川巴中兔兔爱心助学会的创建者张彦杰,她是一位身患癌症的乡村民办教师,夫妻俩坚持爱心助学了10多年,帮助6000多名贫困的山区孩子提供了继续求学的机会。周庆联回忆说,让他下定决心的是2012年3月的一天,那时他巧遇到老同学周盘军。听他女儿刚上高一,凑不齐学费,周庆联很是心酸,除了自己帮了一把。思来想去,他试着和张彦杰联系,没想到张彦杰听完情况后立即答应每年资助孩子3000元,直到其高中毕业。这件事情后,在周庆联心里,只有他一人的“爱心助学会”成立了。
“我也是穷苦人家伢伲,懂得孩子们的苦。我想通过自已的努力,尽可能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们实现了上学梦。”刚开始,周庆联和四川巴中兔兔、上海“萤火虫”等慈善机构组织,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爱心助学之路,让周庆联走的一发不可收拾。从贵州农村,到云南绥江、再到四川巴中等地,行程数千公里,很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身影和爱心。
“成为孩子们的依靠,我感觉很幸福、很满足。”
2012年7月周庆联来到四川巴中,去学校看望张彦杰,正好遇到助学团队出发去走访考察学生家庭情况,于是决定一起到学生家看看。没来巴中之前,周庆联对四川部分地区的贫困略知一二,但当他到巴中的恩阳、柳林镇时,还是被这里的真实状况震撼了。
记得去一个当地孩子家考察,站在她家门口时,周庆联久久没有说出一句话。他看到了只有在电影中看到的那种三间简陋土房,其中还有一间已经垮塌。在卧室里,周庆联几次按下手机相机快门,都因光线弱无法聚焦。木板床等简单的家具与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形成鲜明的对比。周庆联说,虽然孩子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两顿饭,虽然放假或回家还要做了农活后才能学习,但一路上孩子聊学习、聊兴趣、聊未来,聊长大了怎么为爷爷奶奶换个更好的房子,瘦削的小脸上笑容满溢着阳光。随着走访的深入,周庆联越来越觉得心酸:“每一个贫困家庭背后都有一段心酸故事。但生活的贫穷与困难,给了孩子很多宝贵的品质。与我们这里同龄孩子相比,他们更成熟、孝顺、懂事。我觉得必须做点什么。”
山里孩子的朴实,对求学的渴望,以及面临的困难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。这几年,周庆联平均一年结对四到五个山区孩子,每个孩子每年资助3000块。物质上的帮助及生活上的关怀可以让孩子们继续学业,但周庆联最想给孩子带去的还是求学的希望及努力成长的动力,于是他们想出了多种办法,包括坚持写信交流,每个星期致电询问学习情况等,帮助他们在人生路上走的更稳、更好。“爱心助学除了送钱送物,更要送爱,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、生活和心理健康,还要让他们学会珍惜,知道感恩。定期与受助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是我最重要的后续工作。”
沟通让双方没有距离。在周庆联的手机里、在抽屉中厚厚一沓信件中,有着孩子们一条条充满温情的话语:“周伯伯,再次郑重地向您说一声谢谢。”“没有您我不可能有机会走出大山。”“周叔叔,这些天李子熟了,有空您一定要来尝尝。”……在他的影响下,不少人开始加入到周庆联的助学队伍,多是他的朋友同事、QQ和微信好友。2013年,周庆联的一个同事史愚正主动要求加入到这一爱心资助队伍中,资助一名贫困学生。经过认真筛选,周庆联把就读于绥江中学的一名贫困学生夏吉鸿介绍给他,他承诺将资助这名贫困学生直到高中毕业。这几年下来,周庆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并积极联系组织了47名资助人,至今已落实完成91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的资助金。几年来,已经累计捐资助学数十万元。
“个人力量很有限,希望大家都能帮个手。”
要让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资金落到实处,就得确保受助学生资料的真实性。为此,周庆联每年要去实地走访,不远千里,跋山涉水。每年最少资助四个学生,加上自理的路费、生活费,每年至少要花掉2至3万元。“这几年我先自己去,不再给他人添负担,再说去一次六七千块,就又能多帮两个孩子呢!今年,在宜兴公路处的大力支持下周庆联有了更大的想法,他动员联络他的资助好友,正式成立宜兴“一家一”爱心助学会,好让更多的山区贫困学生获得帮助。
“今年我把名字想好了,就叫一家一,简单好记,一家帮助一个孩子,把他们带出大山、带出贫困。”周庆联说,今年有30多名学生加入资助行列,加起来大概有130人了。自己力量很有限,今年准备正式向民政部门申请,成立助学组织,完善健全机制,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都伸出手来帮一把。 在周庆联看来,爱心助学,一边是急需帮助的孩子,一边是众多的爱心人士,中间隔着一条“河”,他不仅要自己出力,更要做一条大船的“摆渡人”,把越来越多的社会温暖和关爱送到孩子们手中,让他们走出困境。
虽然只有约四年时间,志愿者们清晰地看到,他们拳拳爱心的“量变”使贫穷落后的地区的孩子们间,引发了可喜可贺的“质变”。来自四川宜宾的高春梅,是周庆联结对帮助的第一个孩子。高中毕业后,没有选择上大学的高春梅在周庆联的鼓励下,加入了支教的队伍。今年7月支教一周年后,在周庆联的帮助下,高春梅来到宜兴,拜在著名紫砂艺人张小生的门下学习紫砂壶的制作。眼下,助学会帮助过的吴丹丹、张青松等已考入了四川理工学院、云南师范学院等高校。今年,巴中恩阳中学的雷李军,今年更是以当地文科第一的成绩,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……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